哥本哈根——只是救赎的起点 |
2009-12-17 09:39:2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855
|
|
■哥本哈根将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性转折点,在此“可以而且必须”达成一个新协议 ■我们所要寻找的那个共同点,就是凝集着京都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的基本共识和框架 ■谈判是否能够形成全球共识,是否达成全球契约,是否会采取全球行动,尚不确定 2009年,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关键一年。发达国家在2012年后减排量化的义务,发展中国家未来的减排行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和技术转让等一系列重大议题谈判,均须在12月得到明确,以便确立2020年保护全球气候的国际气候变化基本制度和规则。今天,哥本哈根聚焦了世界的目光,各国将在共同愿景和现实博弈中为减排新协议的达成而努力,以尽早开启一场“最后的”自我救赎。 后京都时代 自我救赎可以且必须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将导致灾难性后果,冰川融化、冻土融化、暴风雪、土地干旱、森林火灾……极端天气的继续增加,以及由此引发的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已是不争的事实和广泛的焦虑。面对着诸如《后天》等警示,人们越来越担心全球变暖最终会将人类拖向不归路。 “就我国而言,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介绍道,“我国现在的森林覆盖率是18.21%,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2%;湿地的面积也比较少,草地则是高寒草原和荒漠化草原;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海平面上升的话对沿海会有很大影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