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国信研究 >> 预测 >> 文章页
没有相对的能源安全和大宗商品定价权:扩大内需是危险的
2010-03-09 14:33:4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895


  扩大内需,说其开门揖盗,是因为美国、欧洲等都在想方设法的扩大出口、重振工业、增加就业。说白了,就是竞争中国的广阔市场。而中国扩大内需的政策很有可能导致中国扩大对国外商品的需求,使更多的国内厂商陷入破产境地。

  德国、瑞士等欧美国家的以出口为主的企业有不少是靠直接、间接受惠于中国的刺激经济和扩大内需的政策,去年开始时一片惶惶不安,下半年这些靠出口的公司的经营形势则都有了很大的好转,所以,这些大国难得的附和着中国政府“扩大内需”的口号。实际上,中国进入WTO后,在开放市场方面作得作好的就是汽车、奢侈品这两个行业。

  我们希望高层决策者明白这个扩大内需背后的危险和陷阱。

  中国应该控制资金价格(利率),而不是直接数量控制M2。应该尽快大幅度加息,结束超低利率阶段。但是不要直接硬性规定M2的目标(也不要再升存款准备金率,这个与中国历史数据相比算高区了),或者也可以放宽一些,不宜定在上文提到只能支持7%GDP增长率的的17%的M2,可以放宽到20%甚至更高。更不宜直接卡死7.5万亿信贷指标。

  中国金融政策现在是个自相矛盾的畸形状态:低利率配高准备金率+数额直接控制,是一个相当低效的状态,扭曲相当严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