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进民退: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的历史必然 |
2010-03-09 14:34:12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997
|
|
国家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强。
最近“国进民退”的趋势很明显,这是有道理的。
经济发展有两条路:要么人海战术(劳动密集型),要么拼装备(资本密集型)。之前舆论界曾有“先读书还是先刷盘子”的争论,本质上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古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咱们前三十年想走资本密集型的道路,不管是工业(那些大项目),还是农业(大寨)都是学习苏联。问题是资本积累不够,没钱没技术,而人口结构又使得就业很麻烦。
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是对前三十年道路的一种否定,也是一种符合中国当时现实状况的自然选择。接下来改革30年基本都是走劳动密集型的道路。个人积极性提高了,就业也解决了,资本一点点在积累。但生产效率始终不高,所有有衬衫换飞机的说法。
今天,就是今天,将是新的三十年的开始,中国重新走上资本密集型的道路,也就是当年德国,日本,美国,苏联走过的道路。大企业由于在资金,人才,技术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将主导产业的兼并重组,形成中国特色的大垄断格局。这两天的钢铁产业就是典型的例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