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体系“再杠杆化”有助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
2010-03-19 10:17:1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954
|
|
全球经济现阶段正遭遇经济全球化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危机。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是一个重要的“拐点”。如果说,贯穿2008年的是金融危机,那么2009年全球将难以走出经济危机的阴霾。为什么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再演变到经济危机,会如此之迅速?蔓延范围会如此之广?侵蚀程度会如此之深?原因在于,金融资本主导的全球化,也是全球经济金融结构严重失衡的全球化。事实上,在过去的20年中,世界经济金融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世界经济进入金融资本主义时代,这是理解当今全球经济金融的核心问题,也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时代大背景。
一、去杠杆化深刻影响全球经济格局
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金融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最重要趋势,莫过于金融产品的衍生化,即杠杆化。美国利用发达的金融体系导致大量资本在股市、汇市、债市、期市以及各类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循环流动、杠杆放大。杠杆,简而言之就是资本和净资产的比率关系。所谓杠杆化,即提高经济中的债务水平。对金融机构而言,杠杆具有放大周期的作用。当处于资产价格上涨期时,杠杆相应增大;在资产价格下跌期,杠杆相应减少。杠杆的放大周期作用也可直接由风险价值的逆周期特性看出,由于杠杆与风险价值呈倒数关系,当杠杆值很高时,可度量的风险价值往往很低,即低杠杆反映了资产价格波动加大,与资产回报的相关关系也相应增大。
10年前,美国金融产业的杠杆化是GDP的70%,5年前是100%,2007年则是137%。另据统计,目前全球金融衍生工具总量高达500万亿美元,接近全球银行体系总资产的一半。除金融机构外,美国实体经济,尤其是家庭消费,也是建立在高杠杆基础上的。美国普通家庭利用财务杠杆购买资产,利用金融资产的财富效应支持消费。据统计,到2007年底,美国家庭负债占美国GDP的95%以上,此外,企业负债占GDP的70%,金融企业达到100%,政府负债占55%,美国整体负债是GDP的3.2倍左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