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既得利益者,所以不会选择根本性的转型。未来的经济转型是世界经济的转型,转型的左边站着中国,右边站着美国
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把全球经济带入崩溃的边缘。危机爆发以来,各国为寻找出路纷纷尝试经济战略转型。
美国亦然,“作秀”也好,鸣枪示警也罢,在2009年8月,白宫经济委员会主任拉里·萨默斯就对美国经济的战略转型做了“最清晰的表述”:美国必须成为以出口为导向、而不是以消费为基础的经济体,必须依靠真正的工程技术,而不是金融巫术,在世界经济当中,美国不会继续担当“最后消费和进口国”的角色。
除了经济因素外,萨默斯还把这一转型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美国日益增长的外债规模与其超级大国地位不相符。
经济转型的虚虚实实
美国作为全球经济的火车头,更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源头,全球的经济转型必然也要从美国开始。
2009年4月,奥巴马在乔治城大学的演讲可以看成是美国经济转型的动员报告。他引用《圣经》故事说,我们不能再用同一堆沙子重建美国经济;我们必须在岩石上建造房屋;我们必须为增长和繁荣打下新基石——这个基石将把我们从一个借贷和花钱的时代带向一个储蓄和投资的时代,一个我们减少国内消费、增加对外出口的时代。
“美国之所以\'被迫’作出这样的选择,最直接的是经济原因是:在这一轮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可能再也无法继续以低廉的利率为其庞大的贸易赤字融资。即便廉价的资金供应能够持续一段时间,也说不准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候突然断裂,冲击美国经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员吴庆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分析说。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全球经济失衡。所谓“全球失衡”,有解读为中日等东亚国家持续的高储蓄率、经常账户盈余和巨额外汇储备,与之相对应的美欧等发达国家持续的高负债率和庞大的财政及经常账户“双赤字”。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对本刊记者进一步解释了所谓“失衡”的经典说法:一些出口导向型的国家,如中国、德国、日本,以及一些石油出口国,有大量的外汇盈余,这些国家通过购买美国国库券的形式使美元再流到美国去,给美国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于是压低了美国的利率;低利率又造成了美国贷款买房等借贷消费,造成了金融危机。“这种说法很牵强,是美国为了转嫁危机的一种说法。其实,全球经济失衡已经存在有一段时间了,金融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监管不力和投机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