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铭:理性看待中美贸易不平衡 |
2010-04-07 09:05:5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889
|
|
针对中美经贸关系近期出现的杂音,商务部部长陈德铭30日在商务部网站发表题为《建设性地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的署名文章,指出以互利共赢为基础的合作始终是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主基调,对于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应全面客观地理性分析,以建设性的态度继续推动中美经贸合作健康发展。 对于一些人认为美国在对华贸易中吃了亏,还有人指责中国低估人民币以获取竞争优势从而攫取贸易顺差,陈德铭在文章中表示,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原因复杂,其中有五个基本事实: 第一,中美贸易格局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产业分工的结果。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升级,陆续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国外。在现有国际分工格局下,美国即使限制自华进口,也难以使传统制造业回流,只能转而从其他发展中国家寻求替代。 第二,美国对华逆差程度被明显高估。中美双方已共同发布了关于货物贸易统计差异的研究报告。造成统计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是原产中国的货物通过其他经济体转口至美国过程中的增值部分被计算为中方顺差;二是在对美加工贸易出口中,美方进口报关价格高于中国出口报关价格进而推高了中方顺差。根据研究结果推算,2009年美国实际对华贸易逆差应在美方公布数据基础上减少约600亿美元。 第三,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加剧了双边贸易不平衡。美国长期实行对华出口管制,2007年还将中国单列,专门增加了47个出口管制项目,迫使中国用户放弃进口美国产品。近年来中国高技术产品自美进口比重从2001年的18.3%下降到2009年的7.5%,如果按2001年的进口比例推算,2009年美国对华出口至少损失330亿美元。在美优势产品出口受限的情况下,中美贸易差额不是双方竞争力的真实反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