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进口谨防重蹈“铁矿石”覆辙 |
2010-04-07 09:11:4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907
|
|
正当铁矿石谈判的胶着状态令中国不安之时,随着煤炭进口的放量增长,也有人开始担忧,煤炭行业是否会步铁矿石、石油等行业的“后尘”,被国外掌握了定价权。 作为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大、煤种最全的国家之一,我国正从煤炭出口大国向煤炭净进口国快速转变。
业内专家一致认为,煤炭不大可能出现铁矿石、石油等行业的情况。但同时,他们也强调,考虑到煤炭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进口数量大增传递的信号也亟须引起重视。如果像铁矿石和石油一样,进口越多,国际卖家和国际炒家就会把价格提得越高。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资深煤炭分析师李廷表示,与石油、铁矿石、煤炭面临的情况不一样。“在资源起点上,中国目前还有优势”。
他分析,在铁矿石价格上之所以如此被动,是因为我国的铁矿石资源分散,开采成本高,品位低,但是钢产量又很大,对铁矿石的需求总量很大,只能依赖于进口。石油也是如此。我国的能源资源情况是“富煤、缺油、少气”,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巨大石油需求,只能持续加大石油进口量,石油对外依存度也快速提高。去年对外依存度首次超过50%,达到了51.9%,超过国际警戒线。
“煤炭不同,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中国进口煤炭不是因为国内供给不足,国际煤炭对中国企业的吸引力在于价格低于国内。”李廷表示。
数据显示,进口煤炭数量最多的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煤炭需求逐年增加,但又远离山西等产煤大省。去年下半年以来,多重因素导致国内煤炭供需出现局部失衡。
从国际煤炭市场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各国经济低迷,煤炭需求锐减,很多国外煤企纷纷瞄准中国市场,并大力促销。国际市场煤价低迷,加上运费、关税和增值税,大多时候进口煤到岸价仍低于国内煤炭价格。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顾问武承厚也认为,中国煤炭净进口量与煤炭产量相比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并不会对中国国内的煤炭企业造成大的冲击。中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生产大国,现在影响供求关系的源头仍然在国内,中国对煤炭行业的宏观调控重点也在国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