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制定有望破解风电并网难题 |
2010-04-23 10:39:5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jincheng 阅读次数:793
|
|
日前,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的《风电并网技术标准》(下称《并网标准》)已完成初稿,并征求业界意见。据国家能源局相关人士介绍,《并网标准》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技术标准,对风电并网进行规范,将着眼于提高电网对风电的接纳能力,为风电大规模开发创造条件。 [535] 《并网标准》中提出的有功功率调节和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要求,并非所有的风电场都适合,应该针对接入电网的不同情况加以区别对待,否则只会增加成本,而起不到应有作用。小规模的风电场接入一个比较大的输电网络时,是否具备有功功率控制能力对于电网的影响是没有区别的。此外,《并网标准》中提到的一些技术指标,在目前国内风电发展状况下还很难达到。例如在对风电场预报系统的技术要求中,为给电网提供更准确的预测信息,征求意见稿提出,风电场应向电网调度部门提供未来15分钟—4小时、次日24小时的风电场输出功率预测值(时间分辨率为15分钟),纳入系统运行调度管理,预测误差应不大于25%。 [535] 《并网标准》提出的技术要求,仅针对风电场和风电机组,这在部分企业人士看来是一种缺憾。国电龙源集团的一位人士认为,征求意见稿缺少对电网的约束。发电和并网是相辅相成的,需要电网方面保证的电压范围、频率范围、无功功率的需求、短路或电压跌落的能量范围和事故出现的频率等也应一并涵盖在内。 事实上,对于风力发电的排斥即使在属于传统风能大国的丹麦、德国等欧洲国家也曾长期存在。在欧洲风能协会2005年底所著的《欧洲供电领域风电的大规模并网:分析、问题和建议》一书中指出,一般情况下,有成千上百的风电机组分布在很大的区域内,这使得风电的变化比较平稳,部分风电机组的切除或风力变化对整个地区的影响很小。事实上,当火电厂或核电厂意外从系统中解列时,会在瞬间产生高达上千兆瓦的供电缺口,可能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事故,这种间歇性带来的危害远大于风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