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整合:调控社会差异 |
2010-07-19 14:30:2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996
|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利益不断分化,社会不平等问题已非常严重。社会转型使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带来了诸多矛盾与冲突。研究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社会差异的新表现,探索发现可行的社会整合路径,成为近期广受学界关注的话题。本文就当前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差异的现状、存在问题的理论解释以及如何对社会差异进行整合等重大问题,展开了讨论。 [10] [10] 财富分配方式成社会差异主诱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利益不断分化,社会不平等问题已非常严重。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使得社会矛盾呈现出多发、复杂的局面。社会矛盾的多发与激化,提高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代价和成本。 当前中国出现严重的社会不平等是财富分配方式的转变造成的。改革开放以来,资本分配财富日益成为“多种分配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资本拥有者在分配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比如,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连降22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资本报酬占GDP的比重却上升了20个百分点,从而造成当前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拉大。 当前中国严重的社会差异与社会意识形态转型和制度不完善有密切关系。首先,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平等主义,人们对改革开放后社会差异的理解受到这一认识的深刻影响。同时,有一些不平等通过媒体被放大,甚至有些是被媒体制造出来的。其次,当前中国严重的社会不平等有着极深的制度性原因。因此,应该通过制定新的规则安排来解决。 累积性不平等太严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