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一轮高增长、低失业的高速增长。经济连续5年保持了10%的高速增长,就业人员从2003年的74432万人增加到77480万人,净增3000万人。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断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引发了经济危机与衰退。面对经济衰退带来的严峻就业形势,我国政府多管齐下促进就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09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995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51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31120万人,增加910万人,新增加11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由4.2%上升到4.3%,完成了预期调控的就业目标。2010年经济企稳回升,就业形势好于2009年,但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前景仍然扑朔迷离,中国就业问题依然复杂困难。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2008年有2500多万农民工返乡,大学生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十分困难,危机给中国就业带来巨大冲击。随着宏观调控政策影响的发挥和经济逐渐恢复,2009年大部分返乡农民工又回城重新就业,同时出现的民工荒、罢工潮,尤其是代表劳动密集产业的代工企业富士康公司发生的十多起跳楼事件以及向内地迁移的事件,都显现了中国劳动力市场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