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目录》),一改此前对于汽车零部件的放开政策,规定:鼓励外资在华成立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但外资股比不超过50%,这立刻引起了整个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集体围观。
外资零部件企业已现“围攻”之势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电动车是最有可能在中国首先实现商业化普及的,这是由于中国在政策、电网、市场潜力等方面具备一定的普及因素。而基于这个优势,外资零部件企业开始集体“围攻”国内的电动车市场。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包括博世、江森自控、大陆集团、德尔福等在内的跨国零部件巨头,争先恐后地展出其最先进的零部件技术,特别是在新能源和电动车领域。其中博世为混合动力和电动车提供的解决方案涉及包括充电器、电力电子单元、电机、控制单元在内的动力总成部件,以及高压电池、制动系统、热力管理、充电设备、再生制动系统等等。博世展台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博世与三星合资生产的锂电池已经应用于宝马纯电动车Active-E,而且正在与奔驰筹建的合资公司,将生产用于奔驰和smart品牌电动车使用的电机,同时供应其他整车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