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型通货膨胀因素主导性增强 |
2011-05-18 11:15:12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gosense 阅读次数:1055
|
|
增市场对通胀年内高点的判断一致后移。年初分析普遍认为,一季度末通胀率将触顶。然而3月份的数据告诉我们,分析CPI走势的逻辑改变了:翘尾因素对今年CPI走势的影响减弱,输入型通货膨胀因素主导性增强。 [10] 年初认为一季度可能见顶的理由主要有两条。一个是去年C PI涨幅呈逐步走高态势,所以今年的翘尾因素也趋于逐月回落。另一个是从历史数据来看,以粮食为主的食品价格上涨是我国最近几轮物价上涨的主因,然而粮食很少出现连续几年涨价的情况。所以预计今年粮食价格涨幅不会超过去年。 [10] 但是现在更多的人认为,输入型通胀因素可能取代翘尾因素主导CPI走势。 价格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应当从全球的视角来认识和考察经济运行的原因和结果。从国际看,全球流动性过剩是导致新兴经济体通胀的根源。受此影响,3月份巴西的C PI升至6 .3%,俄罗斯的C P I高达9.5%,印度也攀升至9%左右。而且发生在国际金融危机前的上一轮物价上涨也证明,输入型通胀因素对我国物价走势的影响在加大。 考虑到这几个国家经济增长率都低于我国,同时今年中国经济的同比增长速度按季度来看很可能前低后高,所以未来几个季度C PI还可能持续上涨。 输入型通胀因素还可能影响国内食品价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