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国信研究 >> 预测 >> 文章页
上市公司“高利贷”孽生监管风险
2011-09-14 12:38:4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sam 阅读次数:842

  在股市低迷,楼市调控,通胀高企的背景下,原先炒股、囤地的上市公司资金今年开始急寻他路,银行理财、高利贷等民间资金热门之选也进入了上市公司的视野。对上市公司半年报的不完全统计显示,今年以来,购买理财产品和发放“委托贷款”的上市公司均逾50家,购买资金额度和累计贷款额度分别超过200亿元和160亿元。
  在众多上市公司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海螺水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为提高经营资金使用效率,将总金额为40亿元的经营资金投资于信托和银行理财产品。我国重大装备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陕鼓动力亦累计斥资26.5亿元购买理财产品。
  尽管海螺水泥、陕鼓动力手笔之大令人吃惊,但其也仅是理财市场的冰山一角,中卫国脉、士兰微、东阿阿胶、漫步者、双汇发展等公司都斥资上亿元购买理财产品。在这些投资产品中,多为1年期短期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5%-6%不等。
  在全民理财的同时,放贷大潮也愈演愈烈。上市公司同样成为其重要的一员,向无关联公司提供委托贷款的也不在少数,且贷款利率普遍高于市场利率。其中,卧龙地产、卧龙电气、武汉健民、钱江生化、宁波维利等上市公司的委托贷款涉资上亿元。梳理上市公司公告发现,委托贷款年利率较低的也达到12%,而最高者则达到约20%,这与一年期定期存款3.5%的年利率相比,可以算得上是“高利贷”了。
  武汉健民正是丰厚的获利者的代表。公告显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