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蓄币时机渐近 |
2011-09-16 15:26:5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sam 阅读次数:903
|
|
中国实体经济的走势正受到全球的密切关注。在治理通胀已上升为重中之重的特定历史时期,构建资本市场蓄币时机已然成熟。 目前在资本市场构建“蓄币池”,既能减少通胀的“系统性”风险,又能使资本市场的新功能“再生”。它能促进资本市场在“功能完善”、“资产安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价值获得全面提升,并使资本市场成为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外在动力。 眼下,愈演愈烈的美、欧的债务危机虽获得了暂时缓和,但由于市场失衡的态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加之市场需求很难在短时间内重获新生且赢得支撑,通胀已经呈现出由发展中国家逐渐扩散至发达国家的经济体系之势。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胀的治理绝非一国之事,必须求得各国的通力携手。在“源头”祸水没有停歇之时,任何一国的治理成效只能算作是“偷得暂时”或“苟且小安”。为此,中国政府必须立足长远,提升对通胀严重程度的警惕级别,至少由当前的分析看,持久战不可避免。 但我国通胀治理手段缺乏“创新”,思维惯性在于“堵”,“三率”手段使用过甚。“汇率”已迭创新高,“利率”年内三次提升,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升至21.5%,初步测算已冻结资金约3.8万亿元,但同期外汇占款规模已超过5万亿,2010年至今公开市场净投放1.8万亿左右,两者合计远超提准冻结量。这意味着,银行系统的存量资金反而是增加的。 中国目前频繁使用“三率”调控手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