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价格倒挂”引致“消费外溢” |
2011-10-14 14:56:4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san 阅读次数:738
|
|
相比美国、中国香港地区的市场售价,很多产品在中国内地的价格通常是偏高的。这种境内外价格倒挂的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中国制造”以低廉的成本和利润托起了全球“质优价廉”的消费,却又在本土终端消费市场为这些外资品牌贡献了高额利润,相当于为这些外资品牌打了“两份工”。 商务部在年初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五类产品的20种品牌高档消费品,海内外的差价,内地市场比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部分高档消费品售价高于国外的现象,已影响到了决策者对贸易平衡的判断。 更值得重视的是,出现价格倒挂的不仅仅是一些高端消费品。目前中国大陆大部分商品已经贵过美国。某些国内商品出口后价格也远低于国内,导致了“日本买茅台酒,韩国带中华烟”等现象。原料、生产加工等全部在境内,但在境内销售的价格却远高于境外,这无疑是莫大的讽刺。 尽管部分厂家做出的解释是,这样的价格差距是为开拓国际市场,但之前媒体广泛报道的,一些广东民众甚至跑到香港购买生活日用品,就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在解释产品价格倒挂的原因时,大家关注最多的是国内的税费。尽管较高的关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国内产业成长,但也会造成进口乏力,不利于消费者享受到国外价廉质优的商品。比如,奢侈品一般需支付25%左右的关税,在销售环节中还需要承担增值税、消费税等流转税;而电子产品,也要先加收17%的进口关税。 但事实上,关税并不能完全解释国内外的价格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奉行了“内外有别”的定价策略。除了电子产品之外,部分奢侈品、化妆品、手表、甚至服装、日用消费品也都奉行同样的歧视性定价策略。…………[登录后查看全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