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过度货币化”的问题,而此问题是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等诸多宏观经济问题的症结所在。
不经意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有钱”的国家。从绝对量上看,截至2011年6月,中国M2总量达78万亿元,换算成美元约12万亿美元,超过同期日本10万亿美元和美国9万亿美元的规模,而与整个欧元区相当。从相对量来看,中国2010年M2和GDP的比率高达1.8,亦高于日本1.5、欧元区0.9和美国0.6的水平;实际上,在所有G20国家中,中国经济的“货币化”处于最高水平。
当然,储蓄率、资本市场发展和货币国际化程度的差异意味着,简单的国际比较并不能完全反映“货币化”程度。另外,全球金融危机后,货币总量指标的局限性被充分认识,信用总量指标日益受到重视。但无论如何,关于中国经济“钱太多”、“钱越来越不值钱”的抱怨是难以否认的。
经济转轨是“货币化”假说的理论基础,“过度市场化”是“过度货币化”的根本原因。
从国内来看,“过度市场化”表现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市场化改革的过度倾向,而近年来相关领域的制度调整、其实是一种主动的矫正。从国际来看,“过度市场化”表现在入世后中国经济以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