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上线不久的“北京微博发布厅”又迎来变脸,昨天上午,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将官方微博更名为“@北京发布”,并新添了城市宣传片和天坛背景图。几天前,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实名认证的政务微博“上海发布”上线,20分钟内粉丝总数破万,受到热捧。
从政府网站到政务微博,从新闻发言人到网络发言人,网络问政风生水起。处在一个“麦克风时代”,政务微博的建立有助于政府对一些突发性事件、网络谣言给予及时回应和澄清,特别是相对于传统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来说,这种新形式更加迅速、高效,语言更生动、活泼,亲民味道很浓。从实际效果来看,温州动车事故期间浙江政务微博对公众关切问题的回应,上海地铁追尾事故发生后涉事机构所使用的微博技巧,都堪称官民互动的生动案例。
政务微博倘能运用得当,真诚回应公众质疑,听取公众建议,当可提升政府公信力。但是其“双刃剑”效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视,倘若对突发事件、网络谣言应对不及时,或者长期“沉睡”、应付民意,甚至发布不实信息、爆粗口,政务微博的公信力将大受影响。如之前某官方微博一句“真相都没搞清楚,就出来乱吠”的回应,让人大跌眼镜之外,又多了几分不信任。而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虚拟特性,事后再想弥补公信力,难度显然更大,政府付出的成本也必将更高。
如何确保政务微博的公信力?简单地以“个人观点”来搪塞,很难自圆其说。这就如同新闻发言人在回应公众质疑时说,以上说法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部门说法,岂不是很荒唐?既然是政务微博,就应代表官方的权威说法,而不能将责任推给个人。据了解,目前政务微博的运行或由主管部门管理,或交由部门主管的热线负责,甚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