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人民日报刊发系列文章,评论官场酒文化。其中,《关注公款吃喝:官场“酒文化”酿出了什么?》的文章中,例举了诸多的官场“酒文化”现象,难免不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沉思。而《酒是公家的命是自己的》一文中,作者对一个副乡长“没想到就是个酒囊饭袋”的感慨,尤为悲凉和发人深省。
何谓“酒囊饭袋”?一般意义上是指只会吃喝,不会做事,讥讽无能的人。这原本是一个贬义词,而今张副乡长却自嘲为“酒囊饭袋”,不禁让人嘘唏。个中的无奈,也折射出官场“酒文化”的稀奇古怪。
张副乡长的爱人抹着眼泪说:“等病好了,干脆回学校安安稳稳当老师比啥都强。”由此可见,该副乡长是“喝坏了身体喝坏了胃,喝得老婆背靠背。”
那么,需要细究的是,张副乡长变成了一个“酒囊饭袋”,到底是谁害的呢?
首先,可以说是被自己所害。从一名教师成为副乡长,估计是很多人都羡慕而又难以办成的事情,实属不易。而在乡长的职位上,为了革命工作需要,也为个人前程打算,张副乡长坚信并不得不奉行“领导干部不喝酒,一个朋友也没有;中层干部不喝酒,一点信息也没有;基层干部不喝酒,一点希望也没有;纪检干部不喝酒,一点线索也没有。”明知酒不是一个好东西,却无奈不得不喝。但是人的酒量是有限的,当“接待应酬成为每天必须的工作”时,焉能不醉,身体怎能不坏?正如张副乡长的朋友所说的,“酒是公家的,命是自己的”,自己不爱惜自己,成为“酒囊饭袋”能怨谁!
其次,则是相关上级部门所害。“领导下乡桑塔纳,隔着玻璃看庄稼;吃的都是四脚爬,搂的一色十七八”。曾几时,这则民谣有力的讽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