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后危机时代”居民资产配置趋势 |
2012-02-17 15:30:5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sam 阅读次数:656
|
|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居民的投资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下行风险日益加大;全球流动性过剩影响突出;中国股市持续走低;贵金属价格巨幅震荡;房地产调控正处在关键时期;劳动力及资源性产品价格上升;通胀压力在较长时间内存在。 [1202] 通过比较分析1978年以来我国居民的金融资产分布,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结构较改革前有了极大的改善,已初步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具体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202] 首先,居民的金融资产由原来单一的银行资产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其次,从居民金融资产的各组成部分来看,各项金融资产存量绝对额都在增加,但各项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变化不一。 分产品看:现金资产在总金融资产中的比重下降较大;储蓄存款占比近年趋于下降,但仍然是我国居民资产配置的主要部分;国债占比呈下降态势;股票比重总体呈上升态势,但年度间波动幅度较大;保险准备金资产所占比重逐渐升高。 如今这种局面的形成与央行2010年以来对准备金率等数量型调控工具的依赖有关。数量工具的使用造成市场上资金供需紧张,但其无法改变负利率环境,从而催生民间借贷的火爆,产生推动存款搬家的天然动力。 目前来看影响因素更多的是短期政策因素,所以不能将当前这种过猛流出的态势看为常态趋势,而更应该从居民进行资产配置行为的动机以及居民资产配置结构的变化规律来预测居民未来资产配置演变趋势。 预计非金融资产将在居民投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非金融资产投资主要包括房地产投资、教育投资、健康投资和另类投资。随着另类投资的兴起,部分富裕居民在收藏品等领域投资需求增加。 一是住房支出占比逐渐扩大。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因为房地产投资和支出金额巨大,往往需要耗费居民一生中大量的收入,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