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国信研究 >> 舆情 >> 文章页
制定“好人保护法”就能让我们敢扶老人?
2012-03-16 13:52:1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sam 阅读次数:693

  中国“13亿人扶不起一个老人”。“主要是我国缺少一部好人保护法。”全国政协委员施杰建议:应尽快制定“公民救助保护法”:一减去救助人责任,因救助导致他人损害的,可通过国家救助基金适当补偿;二对恶意欺诈救助人的被救助人予以处罚。

  老人倒了,你扶不扶,这是一个道德命题,若上升到法律的角度,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侧面,或许也有匡扶正义,减缓道德颓势的简洁疗效。从法律角度讲,施杰的提议,对化解“扶老人危机”也算仁至义尽了。但制定“好人保护法”,就能让我们敢扶老人?这依然还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老人倒了,你扶不扶?”这竟然是一个问题。它不是本来只该出现在那些刚刚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的课堂,作为懵懂的孩子们价值启蒙和道德判断的开蒙问题吗?怎么现在俨然是成人世界里一个严肃得有些“正襟危坐”式的问题?老人倒了,该不该扶,你会不会扶?在一个正常的社会语境下,这本是一个似乎不言自明的问题。但它竟然会问哑一大部分人。实事求是的说,“扶老人恐惧症”的产生与民众普遍缺乏安全感不无联系。

  “有心救助者,却要为救人后是否会担责而担心,不少人最终放弃”。就像周立波调侃的那样:见义勇为、助人行善的成本…………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