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府信息公开的不断推进,各级各地党政部门纷纷在网上开设了政务微博,力图将网络问政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比如,上海建立覆盖全市的政务微博集群,并且吸引“粉丝”过千万,为全国各级各地党政部门树立了榜样,值得肯定。但是,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有多少多少“粉丝”,而应该也必须更多地“反思”政务微博到底应该发挥哪些积极作用。
毫无疑问,开通政务微博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公开政务、沟通民意、回应舆论、解决问题,换句话说,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必须秉承以人为本、为民办事的观念,必须有一套便民利民惠民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措施,绝不能成为一种摆设或仅仅在乎“粉丝”的多寡。然而,有些地方、个别部门,建立政务微博随意性太大、目的性不强,不能很好地发挥和追求公开政务、沟通民意、回应舆论、解决问题的积极作用,而是一时兴起,盲目跟风,一味追求点击率,甚至弄虚作假,搞虚拟“粉丝”,这就完全背离了网上问政的宗旨和目的,这样的政务微博也不可能生命长久。 建立政府网站也罢,开通政务微博也成,都是政府工作的延伸和拓展。而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切权力都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