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贸易环境的不断恶化,贸易摩擦形式的不断翻新,出口企业正面临着空前严峻的考验。
稍早些时候,欧盟、美国及日本以违反世贸组织协议为由,就我国限制稀土等原材料出口向WTO提起诉讼;上月底,美国连续裁定我国的光伏等五类产品存在反倾销、反补贴行为,对我国产品频发贸易救济措施。
我国已连续17年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而且涉及的产业不断扩大,发起的国别也在不断增加。最近12个月,我国出口产品遭遇了100项贸易保护措施,而自2008年以来累计高达600项。
一个清晰的趋势是,涉案产品已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科技产品延伸,近年来电子信息、通讯、生物等高科技产品的贸易摩擦在增多,同时,在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政府补贴、企业社会责任、服务业开放等方面的摩擦也日益增多。
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传统保护手段仍被频繁应用的同时,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等贸易壁垒花样不断翻新,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但是,当前我国企业对国际贸易摩擦案件应诉率却很低,除部分案件涉及企业少和金额小的因素之外,关键是应诉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及精力太多,且结果难以预测。目前,欧盟、加拿大反倾销反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