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厦门大学微博协会”发布微博称,厦大将开设爬树课。记者从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确认得知,厦门大学要开设爬树课一事不是传言,是事实。事情起因是厦大校长希望借鉴美国部分大学开设爬树课的经验,教会学生一些特殊逃生技能。(7月25日《厦门商报》)
大学要开爬树课,听起来有趣得紧。设想一下,漫步于书香四溢的校园,冷不丁一抬头,却见高低错落的树木上散落着一群大学生,有的爬上爬下,有的摘果子掏鸟窝,有的闲蹲于树梢,岂不滑稽,遭受抨击也属必然。可当这一报道与北京暴雨死亡37人相联系时,便会发现掌握一门逃生技能是多么的重要。
官方通报,死亡的37人中,因溺水死亡者达25人。站在防灾自救的角度看,如果这25人会游泳、爬树或者其他逃生技能,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至少不会发生得如此惨烈。 遇难者中有一名34岁的年轻人叫丁志健,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现任《阿阿熊》杂志社社长,在去单位途中所驾驶越野车被积水淹没,因为打不开车窗玻璃,无奈用头奋力相撞,但头骨都撞破了也没能撞开玻璃,最后不幸溺亡。针对这一件事,微博开始疯传“汽车座椅头枕实际是厂家设计的‘安全锤,说是无法打开车门逃生时,只需把座位头枕拔下来,用那两个尖锐的插头敲打侧面玻璃,即可逃出生天。正当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