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独立智库 >> 智库角色 >> 中国崛起需要独立智库


  智库,即智囊机构,最初也称“思想库”,是指由专家组成、多学科的、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严格意义上的智库是独立于政府机构的民间组织。以美国为例,全美大约有2000多个智库,华盛顿有一条智库云集的“K街”。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任何想入主白宫的政治人物无一例外地要借助智库。每届政府上台后,也都要从智库中聘请一些人担任要职,以致许多智库被称为“影子内阁”、“美国的大脑”。政府在做出决策尤其是重大外交决策前,一般也尽可能地听取他们的意见。
   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中国已经进入一个公共政策问题“高发期”--不论是在国内领域,还是在国际领域,中国都需要对大量的公共政策问题进行创新性的、有建设性的研究。这意味着中国对智库机构有大量的现实需求。
 
 
中国崛起需要独立智库

  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一条著名的K街,由西向东横贯华盛顿的北部。这条街之所以有名,是因为集中了大批游说集团和公关公司,每天有大量的政治和权力在这条街上交易。在世人心目中,K街以游说业而著称,据美国政府的调查,K街游说业的年产值已超过30亿美元。

  然而,游说产业的耀眼和传奇掩盖了K街更重要的本质――这是美国智库(ThinkTank,又称思想库)的集中地,是美国对内对外政策的一大诞生地。在我们看来,K街被誉为美国除行政、立法和司法之外的“第四权力中心”,除了游说集团的政策影响力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众多智库孕育了大量的战略与政策。

  大国必然追求国家实力。国家实力由什么组成?一方面是以经济、科技、军事为代表的硬实力,另一方面是以文化、意识形态、信息传播等为代表的软实力。软硬实力都是国家实力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如何形成软硬实力呢?在我们看来,除了科技、经济、人力、教育这些要素的投入之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国家的战略。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国家的兴起都离不开“略”和“策”――“略”是战略,代表大方向、大目标,具有远期价值;“策”是战略之下的政策和措施,是战略的具体实现和落实。日本的明治维新是“略”,美国的全球能源战略是“略”,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略”。

  战略来自于思想,来自于面向大目标的基本构想。在历史上,战略往往来自于君王的雄心和权力欲望,带有强烈的个人英雄色彩。但在现代,战略的产生过程则是非英雄式的科学决策和研究的产物。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以来,智库这类机构在西方国家和苏联的出现和迅速增加,就显示出在现代社会对策略的巨大需求下,独立的战略研究和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在迅猛发展。一个国家的战略制定与公共政策的研究能力,以及保证这种能力长盛不衰的机制,本身就是极为重要的“国家能力”。
  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就是运用这种“国家能力”的典范。美国公共政策研究最大的特色,是其独立智库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在美国,利用研究机构解决公共问题有很长的历史。据美国著名智库研究专家保罗·迪克森(PaulDickson)的研究,早在1832年,当时的美国财政部长为解决汽船上的蒸汽锅炉问题,与费城富兰克林研究所签订委托研究合同,开创了政府利用研究机构来解决公共问题的先河。此后,类似政府借助外界独立机构的情况越来越多,成为美国公共决策的传统。还有研究显示,如果以政府与学者讨论公共政策的实质而论,这种方式在美国出现已经超过200年了。

  我们无意考证哪些国家“问策于野”的历史更为悠久,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现代意义上的战略研究和公共政策研究方面,美国是全球最发达的。据有关统计,在20世纪末,美国的智库就有1000多个,是世界上智库最多的国家,仅在华盛顿就有100多个综合类或专业性的智库。在美国的政治决策过程中,以智库为代表的政策规划和研究机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复提到美国模式,是为了给中国的公共政策决策定标。在全球化格局中,中国的参与已非常之深。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西方国家产生了巨大冲击,也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此次危机的一个副产品是,中国被抬升到了一个更高的、甚至对世界举足轻重的位置。不过,中国地位的突然提升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经济规模,中国有巨大的外汇储备,中国的银行在金融危机中受创很轻。换言之,中国地位的提升不是因为正常状态下的综合实力大幅提高,而是因为别国的灾难。但不论如何,中国今后将被更多地置于世界焦点的位置,将在更多领域作为美国的对手或战略伙伴来探讨全球格局性的问题。这是一种全新的角色。

  与经济地位的提升相比,中国在软实力方面还远远不够,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经济硬实力——尤其是GDP和外汇储备规模——可以依靠比较优势、廉价的要素投入,以及暂时抑制国民福利来获得,这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软实力的提升则要困难得多,因为它涉及到人的教育、价值观、意识形态的改良以及诸多方面的制度改革。

  由于历史和制度的原因,中国的公共政策决策过程与西方有很大不同。中国在历史上一向有集权的传统,这源于长期封建社会下的“家天下”制度。即使是1978年以后的中国改革开放等重大战略决策,基本上是以自上而下的模式来推动――其战略决策不是发端于公民社会,而是来自于中国高层领导人、执政党和政府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整。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在经济资源的分配上已经比较多元化,民间拥有较大的财富积累和一定程度的资源支配空间,但在政策制定和战略决策方面,政府还是拥有绝对的权力,而且这个体系至今仍然很封闭。

  中国当然也有自己的决策咨询机构,但这个领域基本上被官方机构所控制,代表机构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等等。这些机构自认为是可以与美国智库类似的中国的“对等”机构,但它们更多是政府体制内的“御用”研究机构,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独立智库。

  差别表现在若干方面:首先是资金来源。西方的智库的资源来源于不同的利益集团:各类基金、企业、私人捐助、政府委托等;而国内研究机构直接由政府出资,完全是由政府出资养着的体制内机构。其次是服务对象。西方智库接受委托服务,面向的对象既有政府,也有企业等市场机构,比较多元化;国内官方研究机构的服务对象严格来说只有一个――政府,并且随时要准备好为政府服务,因此它们是“御用”研究机构。但最大的差别则在于,国内官方研究机构缺乏独立的地位和研究立场,这关系到研究的出发点是否独立、决策建议是否独立客观。显然,国内“智库”不具有这种独立性,“听命”、“唯上”色彩浓厚。由于多种原因,这种缺陷是先天性的。

  政府体系之外的中国民间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呢?发展状态也不理想,目前基本上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整体来看,民间研究机构的发展现状是“一麻袋土豆”,小的不少,但论规模与影响力就差强人意,整体研究水平也较低,只有少数对公共政策有影响力的佼佼者。

  民间独立研究机构的情况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第一类民间机构由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原因,其发展受到抑制,对公共问题的研究也多以思想、理念宣扬为主,虽然有独立性,但还处于“争取理念空间”阶段,研究的现实性和建设性不强。第二类机构以规范的咨询公司和研究公司形态出现,在其服务领域中涉及公共政策,它们具有独立性,也有一定的研究水平,但在获得研究课题和资源方面往往受到歧视,难以与官方机构竞争。由于要为生计考虑,这类机构难以专注于公共政策研究。第三类机构是各大学、研究院所的研究机构。它们虽然比官方研究机构有较多的独立性,但研究资源本质上还是间接来自政府,研究的独立性也存在问题。近年由于“拉课题”的压力,它们的研究水平有下降趋势。

  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中国已经进入一个公共政策问题“高发期”--不论是在国内领域,还是在国际领域,中国都需要对大量的公共政策问题进行创新性的、有建设性的研究。这意味着中国对智库机构有大量的现实需求。中国政府也看到了这种大形势,并试图加强战略和公共政策研究。比如2009年3月,中国官方就汇集各路精英,成立了一个“超豪华”的研究机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该中心由原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领衔,包括了国内政府机构、学界、银行界、企业界等重量级人物。虽然该中心名义上是非政府组织,但设立这个豪华“智库”的方式仍然是官方推动、自上而下。有意思的是,其开办费500万元是由中国财政部出资,这恰恰是这家“豪华智库”官方基因的象征。未来,该中心能否达到预定的智库目标?能否发挥独立智库的作用?能否推动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多元化?这些问题都不得而知。

  中国智库机构的真正发展,还要寄望于独立智库的发展。智库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独立性,智库机构必须真正体现不受政府影响的第三方研究,而不是去附合、诠释官员的意志。二是战略高度,要对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国内外公共政策问题,提出战略层次的研究。三是创新与建设性,智库的研究必须有所发现,要提出真正有创新的策略建议,而不是低水平重复。就目前情况来看,官方智囊机构恐怕难以真正承担上述重任――这与个人能力无关,而是体制性的原因。

  一个经济上逐渐崛起的中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国际大形势,中国自身的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调整。这样的历史背景,也前所未有地向中国提出了需求:中国需要大力发展独立的独立智库,而掌握着绝对资源的政府,尤其应以更宽松、包容、支持的心态,来鼓励独立智库对公共政策研究和决策的参与!

民间智库 d 民间智库 d 民间智库 d 民间智库 d 民间智库 d 民间智库 d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